近日,在东营区吾悦广场,一项地热能供暖示范工程正加速推进,项目采用“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热泵机组提温”工艺,地热尾水等量同层回灌,相比传统燃煤供暖,年可节省标煤1.1万吨,减排各类排放物15.4万吨。山东鲁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泉成介绍:“经专家评审论证,确定前期项目建设7口取水井、7口回灌井,替代90万平方米的燃煤供暖面积。”
我市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水质独特,已探明中深层地热资源总量376万亿兆焦耳,折合标煤128亿吨,约占全省30%,开发利用条件成熟、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虽然守着天然的“大锅炉”,但过去一直难以将其充分的利用起来。
怎样才能在保障油气正常开发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作为胜利油田主产区,为了破解新设采矿权与油气矿业权重叠难题,我市主动加强协作配合,推动签订地热资源开发与已设油气矿业权互不影响和权益保护协议,在全省率先解决新设采矿权与已设油气矿业权的重叠问题。坚持先行先试,不断深化油地融合,与中石化新星公司、胜利油田等三方共同出资成立鲁辰能源公司,积极盘活存量地热井,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矿科科长王立华介绍:“先确立地热井的勘探开采布局,确定打井位,然后由双方一同成立专家团队,对地热井影不影响油气生产进行调研,调研论证通过以后,就开始实施。”截至目前,完成地热采矿权出让31个、地热井226口,登记面积428.31平方公里,年开采量3500万立方米,破解了20多年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难题。
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我市在全省率先发布实施《东营市地热资源开发专项规划(2023—2030年)》,设置勘查规划区块32个,设置开采规划区块67个,确保地热资源勘查开采全域覆盖,逐渐完备全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体系,夯实了地热资源勘查开采的基础。出台《关于快速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意见》《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措施》《东营市“地热能开发一件事”联合审批工作方案》等系列举措,每年择优选择30口样板井给予每口井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补,强化用地、用林、资金等要素保障,实行地热能开发项目联合审批协调推进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政策扶持,提升审批效率,促进地热能高质量开发利用。
我市目前正积极地推进牛庄镇“清洁供暖无烟小镇”、吾悦广场片区地热能替代燃煤供暖等两个省级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地热能开发利用新模式。“我们将积极拓展地热能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从传统的供暖制冷扩展到工业用热、温泉旅游、农业温室及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实现地热能的全方位、深层次开发。”王泉成说。
我市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400万平方米,温室种植、水产养殖面积40万平方米,地热能开发利用实现年当量替代燃煤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6.8万吨、二氧化硫4760吨,环境效益显著。下一步,我市将以全省地热能开发为契机,加压奋进、攻坚突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地推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聚力推动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形成技术先进、利用高效、多场景应用、节能环保地热能利用新格局。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包括但不限于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等媒体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③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东营市融媒体中心 东营日报社版权所有 没有经过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鲁ICP备05023236号鲁新闻备案号201054601 鲁公网安备521号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148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府前大街73号 邮编:257091 电话 邮箱: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