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hth登录入
热泵的制作方法
发表时间:2023-11-10 20:19:15  来源:华体会hth登录入   阅读次数:1    

  目前为止,作为控制箱的配置构造,存在日本特许第五134428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造。该控制箱的配置构造搭载于热电联产(cogeneration)装置。

  该控制箱的配置构造配置为:使得控制箱和逆变器的操作面在热电联产装置的进深方向上重叠。能利用铰链使控制箱进行开闭。

  上述现存技术公开了热电联产装置中的控制箱的配置构造。但是,热泵中的电气部件的种类、数量、构造与热电联产装置中的电气部件的种类、数量或构造完全不同,因此,即使参照上述现存技术,也不能得到容易对热泵中的电气设备做维护保养的端子板箱的配置构造。

  该室外机在壳体收纳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包括多个开闭阀和多个膨胀阀的多个电气设备,其中,

  具有端子板箱,该端子板箱收纳有用于向至少一个所述电气设备供给电力的端子板,

  所述端子板箱位于壳体的侧板的一部分、和包括在所述多个电气设备中且位于所述侧板的一部分侧的一部分电气设备之间,

  图1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气发动机驱动式热泵的简化后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4是表示将壳体拆下后的状态的室外机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室外机内部构造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从燃气发动机搭载侧观察将壳体拆下后的状态的室外机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

  图6是从图2的纸面里侧观察将图2所示的压缩机里侧的侧板部拆下时的室外机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且是端子板箱位于敞开位置时的图。

  图7是从图2的纸面里侧观察将图2所示的压缩机里侧的侧板部拆下时的室外机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且是端子板箱位于关闭位置时的图。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泵具有室外机,该室外机在壳体收纳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包括多个开闭阀及多个膨胀阀的多个电气设备,该热泵具有端子板箱,该端子板箱收纳有用于向至少一个上述电气设备供给电力的端子板,上述端子板箱位于壳体的侧板的一部分、和包括在上述多个电气设备中且位于上述侧板的一部分侧的一部分电气设备之间,利用铰链将上述端子板箱支承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使用水平方向、铅直方向、高度方向这样的与高度有关的用语(表述)的情况下,其是指以使用状态下的姿势将室外机载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的方向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端子板箱位于壳体的侧板的一部分和位于上述侧板的一部分侧的一部分电气设备之间,并且,利用铰链将端子板箱支承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因此,通过使端子板箱适当地旋转,能够容易地使一部分电气设备向外部侧露出(能够使其面向外部侧)。因此,仅通过使端子板箱适当地旋转,使用者就能够对上述一部分电气设备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一部分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

  此外,将上述远程监视装置定义为以下装置:用于将表示热泵的至少一个设备的状态的信号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发送到热泵的外部的装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不需要在容积大的各种电气设备的配置空间新设置远程监视装置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减小各种电气设备的配置空间。另外,由于将远程监视装置收纳于端子板箱,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远程监视装置的配置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远程监视装置的维护保养。

  另外,可以形成为:在将上述室外机的上述壳体拆下后的状态下,上述多个电气设备在进深方向上的上述端子板箱配置侧具有:能够面向外部的(能够从外部进行操作)的一个以上的电磁阀;以及能够面向外部的(能够从外部进行操作)一个以上的电子膨胀阀,能够与上述端子板箱对置的一部分电气设备具有至少一个面向上述外部的电磁阀,上述端子板箱位于高于所有面向上述外部的电子膨胀阀的部位。

  各电子膨胀阀使制冷剂膨胀,因此容易在各电子膨胀阀的表面发生结露。另外,电子膨胀阀的容积比电磁阀的容积大。

  根据这样的结构,所有面向外部的电子膨胀阀都存在于比端子板箱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将耐水性差的收纳于端子板箱的电子器件、较多的电气设备配置于比各面向外部的电子膨胀阀高的位置。因此,能够对收纳于端子板箱的电子器件、较多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而使之不会受到在面向外部的电子膨胀阀的表面产生的结露的影响。

  另外,能够与端子板箱仅隔开间隙地对置的设备包括电磁阀而不包括电子膨胀阀。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各电磁阀及各电子膨胀阀,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特定的阀的维护保养。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气发动机驱动式热泵的简化后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气发动机驱动式热泵的简化后的制冷剂回路图。

  如图1所示,该热泵具有室外机50、室内机100、气体制冷剂管110以及液体制冷剂管120。另外,该热泵还具有室外机50用的控制装置60。而且,图1中由附图标记80所示的虚线分别将室外机50和室内机100连接起来。

  室外机50具有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机油分离器3、四通阀4、气体侧截止阀5、气体侧过滤器6、液体侧过滤器9、液体侧截止阀10、第一止回阀11、第二止回阀12、第三止回阀13、第四止回阀14、储液器17以及过冷却热交换器18。另外,室外机50还具有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21、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3、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4、气液分离器26、副蒸发器(制冷剂辅助蒸发器)27、第三电子膨胀阀35、第四电子膨胀阀36、电磁阀38以及第五止回阀39。另一方面,室内机100具有室内热交换器8。

  控制装置60将控制信号输出至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四通阀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21、第三电子膨胀阀35、第四电子膨胀阀36以及电磁阀38,由此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控制装置60经由信号线而与这些设备分别电连接。

  如图1所示,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气体侧截止阀5、液体侧截止阀10、气体侧过滤器6以及液体侧过滤器9设置于室外机50的壳体80内。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气体侧截止阀5、液体侧截止阀10、气体侧过滤器6以及液体侧过滤器9配置于由壳体80划分出的同一室内。

  如图1所示,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并联设置,第一及第二压缩机1、2的排出侧的管线的制冷剂流入口连接。机油分离器3的制冷剂流出侧与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30连接。四通阀4的第二端口31经由气体侧截止阀5及气体侧过滤器6而与室内热交换器8的气体侧端口连接。气体侧过滤器6配置为比气体侧截止阀5靠室内机100侧、且配置于室外机50的壳体80内。

  室内热交换器8的液体侧端口经由液体侧过滤器9及液体侧截止阀10而与管线的制冷剂流出侧端口和第二止回阀12的制冷剂流入侧端口连接起来。液体侧过滤器9配置为比液体侧截止阀10靠室内机100侧、且配置于室外机50的壳体80内。第一止回阀11的制冷剂流出侧端口经由管线的制冷剂流入侧端口连接。储液器17的制冷剂流出侧端口经由过冷却热交换器18而与第二及第四止回阀12、14各自的制冷剂流入侧端口连接。

  如图1所示,第四止回阀14的制冷剂流出侧端口和第三止回阀13的制冷剂流入侧端口由管线连接起来。第一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并联地与从管线连接。在从第一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的与止回阀13、14连接侧不同的那侧分支出的管线并联连接有第一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第一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与第一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串联连接。

  从第一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的与电子膨胀阀20、21连接侧不同的那侧分支出的管线的第四端口33与气液分离器26连接。气液分离器26与压缩机1、2的吸入侧连接。

  另外,第四止回阀14的制冷剂流入侧端口经由第三电子膨胀阀35而与副蒸发器27连接。副蒸发器的与第四止回阀14连接侧不同的那侧连接于将四通阀的第四端口33和气液分离器26连接起来的管线的制冷剂流入侧端口和第三电子膨胀阀35连接的管线。该分支出的管线所示,过冷却热交换器18经由管线连接起来的管线连接。从过冷却热交换器18通过的制冷剂,在从过冷却热交换器18通过之后通过管线和电子膨胀阀20、21连接起来的管线分支,从管线分支出的管线。电磁阀38及第五止回阀39配置于上述分支出的管线侧的位置。控制装置60将电磁阀38控制为完全打开状态或者完全关闭状态。

  首先,在制热运转中,控制装置60对四通阀4进行控制,将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30和第二端口31连接起来、且将第三端口32和第四端口33连接起来。

  在制热运转中,从压缩机1、2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气体首先流入到机油分离器3。机油分离器3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压缩机1、2的润滑油。虽然未详细描述,但是,由机油分离器3从制冷剂气体分离出的润滑油经由未图示的管线。

  制冷剂气体从机油分离器3通过之后,按顺序从四通阀4、气体侧截止阀5、气体侧过滤器6通过而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8。气体侧截止阀5是手动地(有时也使用工具)进行开闭的阀。气体侧截止阀5主要是在施工时将室外机50连接于室内机100之际关闭。气体侧截止阀5起到防止施工时来自外部的异物混入到室外机50的作用。另外,气体侧过滤器6起到施工时将来自外部的异物去除的作用。为了保护室外机50而设置气体侧过滤器6。

  气体制冷剂将热赋给室内热交换器8,从而自身液化而成为液体制冷剂。之后,液体制冷剂按顺序经由液体侧过滤器9、液体侧截止阀10、第一止回阀11而流入到储液器17。液体侧截止阀10是手动(有时也使用工具)地开闭的阀。液体侧截止阀10主要是在施工时将室外机50连接于室内机100之际关闭。液体侧截止阀10起到防止施工时来自外部的异物混入到室外机50的作用。液体侧过滤器9起到施工时将来自外部的异物去除的作用。为了保护室外机50而设置液体侧过滤器9。

  储液器17起到供液体制冷剂贮存的作用。之后,液体制冷剂从储液器17的底部流出并从过冷却热交换器18通过,且穿过第四止回阀14而向第一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流动。

  此外,从储液器17的底部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因路径压力损耗而变成比第二止回阀12的流出侧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第一及第三止回阀11、13的流出侧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低的压力。由此,从储液器17的底部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基本上不会从第二止回阀12、第三止回阀13通过。

  之后,利用第一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使液体制冷剂膨胀并进行喷雾而使得该液体制冷剂形成为雾状。第一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的开度被控制装置60自如地控制。另外,制冷剂的压力在从第一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通过之前为高压,另一方面,在从第一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通过之后变成低压。

  之后,雾状的湿润的液体制冷剂借助第一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而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外部空气获取热而气化。由此,制冷剂将热赋给室内热交换器8,另一方面,该制冷剂由室外热交换器23、24赋给热。之后,气化的制冷剂从四通阀4通过并到达气液分离器26。气液分离器26分离出气体制冷剂和雾状制冷剂,并使得制冷剂完全气化。如果雾状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1、2,则压缩机1、2的滑动部有可能受到损伤。气液分离器26起到防止这样的事态的作用。之后,从气液分离器26通过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到压缩机1、2的吸入口。

  当通过控制装置60的控制而使得第三电子膨胀阀35的一部分打开或者完全打开时,从过冷却热交换器18通过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在第三电子膨胀阀35的作用下变成雾状,之后流入到副蒸发器27。副蒸发器27中导入有燃气发动机的温热的冷却水(60℃~90℃的冷却水)。

  流入到副蒸发器27的雾状的液体制冷剂与上述温热的冷却水间接地进行热交换而变成气体,之后到达气液分离器26。由此,提高了热的交换性能。另外,在进行制热运转时,第四电子膨胀阀36被控制为完全关闭。

  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中,控制装置60对四通阀4进行控制,将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30和第三端口32连接起来,并将第二端口31和第四端口33连接起来。以下,针对制冷的情况,简要描述热的流动。

  在制冷运转的情况下,从第一及第二压缩机1、2排出的气体制冷剂从机油分离器3通过,然后从四通阀4通过而到达第一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此时,由于制冷剂的温度高,所以,即使是夏天酷热的空气(30~40度的空气),制冷剂也被第一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冷却。于是,气体制冷剂被第一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夺取热而变成液体制冷剂。

  在制冷运转时,控制装置60将第一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的开度控制为适当的开度,将电磁阀38控制为完全打开。从第一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通过的液体制冷剂基本上从电磁阀38及止回阀39通过而到达储液器17。之后,液体制冷剂从储液器17的底部流出,经由过冷却热交换器18而从第二止回阀12和第一止回阀11之间流向液体侧截止阀10。

  之后,液体制冷剂经由液体侧截止阀10及液体侧过滤器9而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8。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8的低温液体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8夺取热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另一方面,由室内热交换器8赋给热而气化。由此,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8夺取热,另一方面,向第一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释放热。之后,气化后的气体制冷剂按顺序从气体侧过滤器6、气体侧截止阀5、四通阀4、气液分离器26通过而流入到压缩机1、2的吸入口。

  另外,在夏季炎热等时,若控制装置60经由室内机100的控制装置(未图示)及信号线(未图示)而接收到基于用户的遥控操作的信号,则控制装置60将第四电子膨胀阀36的开度控制为适当的开度。由此,从储液器17及过冷却热交换器18通过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因流过第四电子膨胀阀36而被冷却,并流入到过冷却热交换器18。这样,从储液器17不经由第四电子膨胀阀36而流入到过冷却热交换器18的液体制冷剂、和从第四电子膨胀阀36通过而流入到过冷却热交换器18的液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于是,进一步对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8的液体制冷剂进行冷却,另一方面,对从第四电子膨胀阀36通过的液体制冷剂进行加热而使之气化,并使其向压缩机1、2侧流动。

  图2是表示室外机50的壳体80的示意图。另外,图3是从上部观察室外机50的图。

  参照图2,在壳体80的内部,在上半部分配置有第一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参照图1),在下半部分配置有上述部件以外的几乎所有部件(压缩机1、2(参照图1)等)。另外,参照图2,在壳体80内部的纸面的近前侧,主要配置有控制部件,在里侧主要配置有各种阀等。在图2中,在壳体80的看不到的里侧侧板部(壳体80的侧板的一部分)89设置有用于将制冷剂输送给室内机100的连接口和用于从室内机100接收制冷剂的连接口。参照图2,壳体80的上部的侧面88为空气能够穿过的构造。壳体例如由多个侧板(或者外板)构成为外壳。

  如图3所示,该室外机50在壳体80内的上部配置有多个风扇70。另外,室外机50的上表面为空气能够穿过的构造。驱动各风扇70而从壳体80上部的侧面88吸入空气,并将该空气从室外机50的上部排出,由此使得吸入的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图4是表示将壳体80拆下后的状态的室外机50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室外机50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在该立体图中,机油分离器3、储液器17及四通阀4位于纸面的里侧,另一方面,副蒸发器27、气液分离器26、两个压缩机中的一个压缩机1、液体侧截止阀10、液体侧过滤器9、气体侧截止阀5及气体侧过滤器6位于纸面的近前侧。

  另外,在图4中,附图标记81表示用于将来自四通阀4的管线中未图示)的椭圆形凸缘(ovalflange),附图标记82表示用于将来自室外热交换器1、2的管线侧的椭圆形凸缘。另外,在图4中比气液分离器26靠箭头a所示的室外机5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位置配置有燃气发动机(未图示)。换言之,将室外机5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燃气发动机等室外机50的动力源相对于室外机50相邻配置的方向。

  图5是表示从燃气发动机搭载侧观察将壳体80拆下后的状态的室外机50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

  在图5中,附图标记83是燃气发动机的飞轮,附图标记84是进行针对第一压缩机1的动力的断开和接合的电磁离合器,附图标记85是卷绕带,附图标记86是进行针对第二压缩机2的动力的断开和接合的电磁离合器。如图5所示,卷绕带85绕挂于飞轮83、电磁离合器84及电磁离合器86。使燃气发动机的旋转动力经由飞轮83、卷绕带85而传递到电磁离合器84、86,并从电磁离合器84、86将旋转动力传递给压缩机1、2。

  图6是从图2的纸面的里侧观察将图2所示的室外机50的里侧的侧板部89拆下时的室外机50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且是端子板箱65位于敞开位置时的图。另外,在端子板箱65位于敞开位置时,端子板箱65在室外机50的进深方向上延伸。

  如图6所示,室外机50具有端子板箱65,端子板箱65对用于向各电气设备4、20、21、35、36、38(参照图1)等供给电力的端子板进行收纳。如图6所示,端子板箱65在进深方向(图4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位于副蒸发器27侧。如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2配置于壳体内的2层。端子板箱65在高度方向上配置于一层的上部。另外,端子板箱65在图6中由箭头a所示的室外机50的宽度方向上,位于燃气发动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

  室外机50具有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框架42。框架42在进深方向(图4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位于副蒸发器27侧,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燃气发动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利用铰链将端子板箱65以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框架42。

  室外机50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框架43,框架43是划分(隔开)出一层和二层的框架。框架43在进深方向上位于副蒸发器27侧。如图6所示,端子板箱65的上侧边缘部在高度方向上隔开微小的间隙而位于框架43。

  在图6所示的敞开位置,端子板箱65的表面46的法线方向与箭头a所示的宽度方向大致一致。在图6中,90~99、101是电磁阀,75是电子膨胀阀。至此为止所说明的各电磁阀38、90~99、101是开闭阀。在图1的制冷剂回路图中,虽然进行了省略,但是,热泵具有用于使存留于机油分离器3的压缩机1、2的润滑油返回到压缩机1、2的阀、管线。另外,虽然未详细描述,但是,除了图1的制冷剂回路图中所示的阀、管线个室外机连接的情况下用于使制冷剂、润滑油从一个室外机向另一个室外机流动的各种阀、管线的制冷剂回路图中未示出的多个阀中的一部分阀。

  压缩机1、2(参照图1)、室外热交换器23、24(参照图1)及多个电气设备90~99、101、75等收纳于壳体80(参照图1、2)。如图6所示,电子膨胀阀75的容积大于各电磁阀90~99、101的容积。电磁阀90~96位于比电磁阀97~99、101高的位置。电磁阀90~96位于比电子膨胀阀75高的位置。

  如图6所示,当端子板箱65位于敞开位置时,电磁阀90~96向外部露出(面向外部)。在该状态下,用户能够对电磁阀90~96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对电磁阀90~96中的至少一个来维护保养。

  图7是从图2的纸面的里侧观察将图2所示的压缩机50里侧的侧板部89拆下时的室外机50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且是端子板箱65位于关闭位置时的图。另外,当端子板箱65位于关闭位置时,端子板箱65在室外机5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如图7所示,在端子板箱65收纳有端子板74。端子板74用于向搭载于室外机50的至少一个电气设备供给电力。

  在图7所示的关闭位置,电磁阀90~96与端子板箱65在进深方向(壳体80(参照图2)的侧板部89(参照图2)的法线方向)上重叠。另一方面,电磁阀97~99、101及电子膨胀阀75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与端子板箱65隔开间隔的位置。即使是在图7所示的关闭位置,电磁阀97~99、101及电子膨胀阀75也不与端子板箱65在进深方向上重叠。

  参照图6,端子板箱65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与多个电气设备90~99、101、75等中的一部分电气设备90~96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重叠。端子板箱65位于比上述一部分电气设备90~96靠壳体80的侧板部89(参照图2)侧的位置。端子板箱65能够与上述一部分电气设备90~96在壳体80的侧板部89的法线方向上不隔着任何部件、部位而仅隔开间隙地对置。

  如图6所示,在将室外机50的壳体80(即、构成壳体80的一部分侧板部)拆下、且端子板箱65位于敞开位置的状态下,室外机50在进深方向的端子板箱65配置侧具有面向外部的一个以上的电磁阀90~99、101和面向外部的一个电子膨胀阀75。

  能够与端子板箱65仅隔开间隙地对置的一部分电气设备包括多个面向外部的电磁阀90~96。端子板箱65位于比上述面向外部的电子膨胀阀75高的部位。

  如图7所示,热泵具有远程监视装置48,该远程监视装置48收纳于端子板箱65。远程监视装置48将表示几个设备的状态的信号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发送到热泵的外部。示出一个例子,远程监视装置48具有不复位的计时器(timer)。远程监视装置48接收来自在燃气发动机的驱动轴设置的转速传感器等能够对热泵的驱动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的信号。远程监视装置48使用该信号和计时器对热泵的总驱动时间进行测量。远程监视装置48将表示总驱动时间的信号发送到外部。该信号在对燃气发动机的机油的更换时期等进行判断等时使用。

  如图6所示,在端子板箱65固定有卡止件47。卡止件47从端子板箱65的上端部向高度方向的上方延伸。卡止件47具有近似圆筒状的卡止部67,卡止部67在端子板箱65的厚度方向上延伸。

  卡止部67与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框架43在水平方向上重叠。框架43具有圆筒状孔68。圆筒状孔68具有与卡止部67对应的形状,且存在于卡止部67所处的高度位置。如图7所示,在端子板箱65的关闭位置,使卡止部67卡止于圆筒状孔68。在端子板箱65位于关闭位置时,端子板箱65在宽度方向上延伸,从而能够对壳体80进行安装。由此,优选地,在将端子板箱65配置于上部时,不仅能够利用铰链将端子板箱65以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框架42,而且还能够使端子板箱65卡止于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部的框架43。

  参照图7,壳体80的侧板部89配置为与端子板箱65接近。详细而言,壳体80的侧板部89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与对端子板箱65进行支承的框架42、43相同的框架42、43。端子板箱65如果不位于图7所示的关闭位置,则无法将壳体80的侧板部89安装于框架42及43。换言之,如果并非将壳体80的侧板部89拆下后的状态,则无法使端子板箱65旋转。

  在安装有壳体80的侧板部89的状态下,端子板箱65仅隔开间隙地与侧板部89对置,并且在沿着侧板部89的方向上延伸。在图7所示的关闭位置,端子板箱65被夹在壳体80的侧板部89和一部分电气设备90~96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端子板箱65位于壳体80的侧板部89和位于侧板部89侧的一部分电气设备90~96之间,并且,利用铰链将端子板箱65支承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因此,仅使端子板箱65适当地旋转就能够使一部分电气设备90~96容易地向外部侧露出。因此,仅使端子板箱65适当地旋转,用户就能够容易地对一部分电气设备90~96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一部分电气设备90~96的维护保养。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在端子板箱65收纳有远程监视装置48,因此,不需要在容积大的各种电气设备的配置空间新设置远程监视装置48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减小各种电气设备的设置空间。另外,由于在端子板箱65收纳有远程监视装置,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远程监视装置48的配置位置,还能够容易进行远程监视装置48的维护保养。

  另外,电子膨胀阀75使制冷剂膨胀,因此,在电子膨胀阀75的表面容易发生结露。另外,电子膨胀阀75的容积比电磁阀90~99、101等的容积大。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将侧板部89拆下后的状态下能够面向外部的(包括端子板箱65在敞开位置处能够面向外部的部件)所有电子膨胀阀75(本实施方式中仅为一个)位于比端子板箱65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将耐水性差的搭载于端子板箱65的电子器件、更多的电气设备90~96配置于比面向外部的电子膨胀阀75高的位置。因此,能够对搭载于端子板箱65的电子器件、多个电气设备90~96进行保护而使之不会受到在面向外部的电子膨胀阀75的表面产生的结露的影响。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端子板箱65处于关闭位置时,与端子板箱65仅隔开间隙地对置的设备包括电磁阀90~96而不包括电子膨胀阀75。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各电磁阀90~96及各电子膨胀阀75,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特定的阀的维护保养。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端子板箱65侧且在能够与端子板箱65对置的位置不存在容积大于电磁阀90~99、101的容积的电子膨胀阀75,因此能够抑制侧板部89的法线方向(进深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能够使得室外机50更加紧凑。

  如果在端子板箱侧且在能够与端子板箱对置的位置存在容积大的电子膨胀阀,则由于在该电子膨胀阀的外侧还要配置端子板箱,因此,室外机有可能在进深方向(关闭位置时的端子板箱的厚度方向)上变得大型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端子板箱65收纳有远程监视装置48,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将远程监视装置收纳于端子板箱。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板箱65能够卡止于分隔出一层和二层的、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框架43,该端子板箱65配置于一层的上部。但是,在本发明中,端子板箱也可以配置于一层的下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与端子板箱65不隔着任何部件、部位而仅隔开间隙地对置的电气部件不包括电子膨胀阀。但是,在本发明中,能够与端子板箱65不隔着任何部件、部位而仅隔开间隙地对置的电气部件也可以包括电子膨胀阀。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室外机50的壳体的侧板部89拆下后的状态下、且在端子板箱65位于敞开位置时,室外机50在进深方向的端子板箱65配置侧具有面向外部的多个电磁阀90~99、101以及面向外部的一个电子膨胀阀75。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形成为:在将室外机壳体拆下后的状态下、且在端子板箱位于敞开位置时,室外机在进深方向(壳体的端子板箱侧的侧板的法线方向)的端子板箱配置侧仅具有与端子板箱在进深方向上对置的面向外部的一个电磁阀。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室外机在进深方向(壳体的端子板箱侧的侧板的法线方向)的端子板箱配置侧具有与端子板箱在高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电子膨胀阀。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热泵具有一个室外机50、一个室内机100,但是,在本发明中,热泵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任意数量的室外机,另外,还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任意数量的室内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热泵是燃气发动机驱动式的热泵,但是,本发明的热泵也可以是由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燃气发动机以外的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另外,本发明的热泵还可以是电驱动式热泵。

  另外,在本发明中,端子板箱所收纳的端子板可以用于向所有电气设备供给电力,也可以用于仅向一部分电气设备供给电力。端子板箱所收纳的端子板只要用于向至少一个电气设备供给电力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23、24是从侧面吸入空气,并从上部将该空气排出的构造,但是,在本发明中,室外热交换器中吸入空气的部位可以是任何部位,排出空气的部位也可以是任何部位。

  端子板箱65在从关闭位置至打开位置的范围内转动,但是,该转动范围并不限于90度左右的角度范围的情况,例如也可以设定为转动范围超过90度的角度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可以适当地省略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气部件及部位中的一个以上的电气部件、部位。另外,相反,在本发明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还可以在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气部件及部位的基础上追加另外的电气部件、部位。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利用横梁将发动机、电动马达等压缩机的动力源和压缩机隔开,从而使得压缩机的动力源的热不会传递到制冷剂侧,或者,也可以不利用横梁将发动机、电动马达等压缩机的动力源和压缩机隔开。另外,不言而喻,可以对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的所有结构中的两个以上的结构进行组合而构成新的实施方式。

  虽然参照附图与优选实施方式相关联地对本发明进行了充分记载,但是,对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而言,不言而喻,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修改。这样的变形、修改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则应当理解为包含于本发明中。

  通过参照的方式将2014年11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237142号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的公开内容全部并入本说明书里面。

 
上一篇:热泵采暖工艺
下一篇:水源热泵施工工艺流程是什么 水源热泵施工工艺流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