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但4000多家企业组成了太阳能行业大家庭,规范生产的可能不到60家。这和当年处于上升期的家电业,颇有几分相似。如日中天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难道要重蹈家电业恶性竞争的覆辙?
“有多少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是规范生产的,没有具体数据,但估计不会超过60家。”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主任、五星太阳能董事长胡广良对记者说,“太阳能企业要理性看待市场之间的竞争,防止重蹈家电业恶性竞争的覆辙。”
据悉,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成为少有的“金矿”行业,所以也迅速成就了4000多家生产企业的大家庭。然而这一些企业中,不乏刚成立或转行的中、小企业,公司数庞大,但缺乏技术、资本实力,缺乏成熟的产品和服务。
皇明太阳能总经理黄鸣表示,现阶段,不少缺乏技术和资金积累的中小企业,只关注卖产品,缺乏对市场的培育,只顾打价格战、抢渠道,忽视产品研制和服务,这些已经影响到太阳能产业的信誉,危害到太阳能行业的持续健康成长。而太阳能厂商需要提高警惕,避免当年家电业恶性竞争局面在太阳能行业再次出现。
资料显示,该行业“老大”皇明太阳能集团仅占6%左右市场占有率,行业前三强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仅在10%左右。与空调相比,相差甚远。
“事实上,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目前已经处于消费信任危机的关键时刻。”胡广良坦言,造成这一现状的问题大多是行业缺乏统一和专业的检验标准,导致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很多企业只在产品包装上下足工夫,在生产和设计环节则坚持能省则省的原则。比方说,一般太阳能热水器的内胆厚度要在0.4~0.6毫米之间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产品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但大多数企业为节省成本,生产时执行的标准仅为0.2~0.28毫米。
家电业一直是我国最成熟、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然而近年来因恶性竞争的冲击,使其深受困扰,欲罢不能,每年价格战、口水战、渠道战,硝烟不断,不仅将家电厂商拖得疲惫不堪,更给家电业留下无数暗伤。而太阳能企业应吸取家电业恶性竞争的教训,树立相应的行业发展责任意识。“当然,仅靠企业自律很难,一定要尽快拿出专门的行业品质衡量准则,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保证消费者利益。 ”胡广良认为,目前该行业还被一致认为是利润较高的行业之一,但当产品利润下滑到不能再降的时候,整个行业也面临着一轮大规模的洗牌。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